上海财经大学第九届法科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4-11浏览次数:111

2023年4月8日下午,由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指导、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校友会承办的,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法科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第九届法科校友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校区创业中心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法学院校友会会长周杰普,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法学院党委书记罗山鸿,法学院校友和在校师生百余人出席论坛。法学院党委书记罗山鸿主持论坛开幕式。

图片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致开幕辞。宋院长首先介绍了举办法科校友论坛的初衷,即利用平台交流的机会,为在校生提供个人发展经验和人生规划路径,并为学院提供完善法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随后,宋院长从复合型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两个角度对法学院近年来的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简要汇报。法学院在本科阶段提供法学+金融双学位培养模式,硕士阶段以各类证书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不断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2022年获批首批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最后,宋院长对在座的同学提出期望,并期待各位校友在开放式论坛中分享真知灼见。

受邀出席本届法科校友论坛的校友嘉宾分别是:1988级经济法本科校友、Shareco LLC股东、CEO孙亚平,1992级经济法本科校友、浙江和义观达(慈溪)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益亭,1995级国际经济法本科校友、北京观韬中茂(厦门)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朱玥,1997级国际经济法本科、2001级经济法专业硕士校友、上汽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汽(常州)创新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莹聪,1998级经济法本科、2002级经济法专业硕士校友、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孙飞廉,2000级经济法专业硕士校友、铁狮门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陈志超,2001级国际经济法本科、2005级经济法专业硕士校友、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孙慧芳,2002级国际经济法本科校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雪花秀品牌事业部电商总监毛晓亮,2007级在职法律硕士杭州班校友、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主任范云。本次开放式论坛环节由2005级法学本科校友、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律师王元超主持。


图片

主持人王元超校友围绕论坛主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分享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法科学子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可以做出的准备和筹划。接着,校友嘉宾们在简单自我介绍之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与会听众带来一场知识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丰富盛宴。

图片

朱玥校友从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的视角认为在当前较为困难的就业环境下,具备复合型知识有助于解决就业瓶颈,同时,对于整体职业发展,初心、信心、恒心至关重要。坚守初心是要积累扎实的法学专业能力,保持信心是在自身能力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职业发展和前途充满希望,恒心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做到坚守和坚持。


图片

孙慧芳校友分享了自己从事检察工作的心路历程和发展经验,认为选择实习时应多体验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了解何种类型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同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孙慧芳校友先分享了自己的考公经验,并结合职业发展经历,认为一名检察官需要兼具出色的办案能力、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并勉励学弟学妹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多元化技能,脚踏实地地过好校园生活。

陈志超校友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历程,认为法学的逻辑和知识结构非常重要,不管是在从事业务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法学知识体系都能赋予工作底气,同时,树立阶段性目标,要有面对困难、突破舒适区的勇气。陈志超校友还提出校园宣讲与招聘的设想,以加强校友力量与法学院的交流合作。

图片

范云校友以丰厚的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为基础,强调“律途之行始于足下”的实践精神与遇事不犹豫的果断态度,并围绕“如何做选择”这一问题,启发在座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作出思考和选择。范云校友还以自己的经历诠释学习永远在路上,激励同学们在每个发展阶段向前、向深、向远看。


图片

陈益亭校友首先分享了对于方向选择、区域选择、带教老师选择的经验,并认为保持初心对从事律师行业非常重要。同时,律师在办案中的底线思维、风险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蔡莹聪校友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他认为对法学生从事金融行业来说,通过司法考试与考取CPA证书是进入金融行业重要的敲门砖,同时在实习的选择上,贵精而不贵多。他还分享了法律思维和功底对于转型金融的助力,鼓励大家打造复合型专业背景和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图片

孙亚平校友从跨境贸易方向法务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在国际市场、国际环境的背景下,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这样的人才应具有多学科的能力,如财会、金融方面,并掌握与境外律师沟通的能力,未来可以成为大家探索的一个方向。


图片

孙飞廉校友以两个小故事和一个生活片段导引出两个关键词勉励在座的同学。第一关键词是自信,在财大法学院以经济、金融与法学融合培养下,要相信自己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匹配度。第二个关键词是专业,要保持定力,耐住寂寞,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该领域最专业的人。


图片

毛晓亮校友分享了一堂以自洽为主题的人生哲学课,鼓励同学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学会在不确定中审视内心世界,保持积极、自洽的人生态度。作为压轴分享人,毛晓亮校友的演讲意味深长,仿佛带领在座的同学看遍繁花、领略风雨,谈到了职业发展、人生道路的方方面面,强调要建立并享受人生自洽的过程,形成精神和物质层面上的圆满。

在随后的主题访谈中,针对“如果说人生再重来,您会对大学生活做出什么样的安排?”“大数据时代对法科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两个问题,蔡莹聪校友、毛晓亮校友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提问环节,与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校友细致地作出解答。


图片

法学院校友会会长周杰普总结发言。周会长介绍了此次论坛主题的选题缘由以及嘉宾校友选择的考量,校友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代表性强,各具特色,能够给大家带来深刻的思想共鸣和丰富的实践指导。最后,周会长向与会同学提出期许,并祝愿法学院与校友会凝心聚力,更进一步。

论坛结束后,出席的老师与嘉宾校友合影留念。


图片

供稿人 | 费一菲

供图人 |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