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晚18点30分,2013年海外法学论坛第四讲在行政楼一楼梯教顺利举办。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应邀为法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法学的经济思维”的讲座。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马洪教授主持。
讲座一开始,熊秉元教授就“果树上的果子掉到邻人的土地上归谁所有?”这个问题与同学进行探讨。不同于规范法学单纯的法条、理论分析,熊教授引导同学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同学们踊跃发言后,他提出了果树上的果子掉到邻人的土地上归邻人所有的结论,并进一步阐述了,规则设计背后的理由。即,降低司法成本、激励果树所有人主动承担修剪责任、防止侵入邻地侵犯他人隐私三个方面的缘由。接着,他又引用台湾“美女与野兽”的案例,研究此案中马戏团、货运公司、受伤女生的责任分配承担问题,进而阐述了如何用最小成本防范原则来解决此类极端危险责任。他还用办公室性骚扰的例子进一步印证了最小成本防范原则的适用。然后,他提出“同命是否同价”的问题。同样是开车撞死路人,撞死月入两千的工人和月入三万的律师在赔偿上是否需要有所差异?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熊教授认为,为了维持被撞死的路人家庭能够维持原先生活的状态,避免更大的社会问题发生,所以应当按照未来预计收入的现金价值为标准而给予不同的补偿。而后,熊教授又与同学们讨论了交通事故撞上豪车的赔偿问题、分期付款单项或全部回收等问题,来说明在处理法律问题上信念与事实的差距所在。在热烈的讨论、深入的分析之后,熊教授精辟的总结: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它的代价;法律规则设计的背后必须考虑可能的成本与收益。(任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