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于春申相聚数载,至甲辰散作繁星。值2024年毕业季,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特推出“2024届法学院毕业生风采”系列推送,以彰显上财法学学子之风采,鼓励后来者奋发图强。走出校园,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愿上财法学学子不畏云遮雾盖、风吹浪打,铭记“经济为本,法治为魂”之院训,正心修身、勤恳耕耘,守一家之烟火,承民族之未来。
个人简介:
王濒玥,彝族,法学院2020级国际金融法班本科毕业生,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团委社团总会办公室主管。
所获荣誉: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一等奖、单项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奖学金;优秀团员、思政学习先锋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全国跳绳联赛团体赛一等奖等多项文体奖项。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在本科专业学习的四年中,她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不论是专业课程中的法学知识,或是选修课程中社会理论,还是辅修课程中的财务模型,她都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汲取知识的机会,并时刻提醒自身对知识保持好奇的心态,保持思考求索的欲望,坚定吃透难题的信念,这也让她在四年的法学学习中获得优秀的均绩,也能够有坚实的基础与信心参与到多个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当中,培养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探索法学科研的乐趣。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四年中,她乐于探索不同领域的乐趣,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在跳绳队和队友一同训练和亲近自然。
在她看来,大学之“学”并不限制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理论与知识的差距亦是学习的过程,而业余爱好、修身养性也能成为学习的阵地。
预测在未来什么是绝对“有用的”、什么是绝对“无意义的”或许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当下,在训练中和队友一同挥洒汗水、结识优秀朋辈的快乐是真实的,在一次又一次体能训练与徒步后得到磨炼的耐心与恒心是真实的,在山中几个小时的“放空”带来精神力量的再次充沛也是真实的。
体育馆可能不能教授更多的专业课程知识,山水间可能不能带来更多的专业实务技巧,但这些“小天地”却给予了她对抗学习与生活中困难的意志力,是她的另一种“有意义”。
习动以养性,习劳以躬行
社会实践是她心中青年应完成的课题,在她的理解中,校训中“厚德博学”是学子自身对于知识与真理的追求,而“经济匡时”是学子对于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在不断以学识充实自身后,应当以一生完成的使命。因此,在四年中,她积极参与到校内、校外的实践工作当中,在校内,参与校团委社团总会办公室的工作,以服务同学朋辈与校园活动;在校外,多次投入到投身“知行杯”“千村调查”等“三下乡”社会实践,到大理洱源、宾川等地区实地走访调研,到地方基层法院参与实习,也多次参与了上海的志愿者活动,在这些事件中,她了解到农村、城市的状况和社会的需求,也让她发现作为法学生实证研究的方法与作用。
在未来,她将不断探求以实践验真知的路径,
求成为匡时济世之才,至少实现“知行合一”,以成为熟悉社情民意的法律人为目标。
毕业寄语:
征程本无尽,前行莫彷徨。愿青年以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踏上人生征程,以山河为证,岁月为书,知天地宽,亦知山水远,却不限于穷山距海,不畏于风云风起云涌,珍惜韶华以行前路。
供稿 | 王濒玥
供图 | 王濒玥
审阅 | 齐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