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021届法学院毕业生风采系列,展示着法学院学子勤勉之行、明辨之思,高远之志,擘画着法律人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求索精神。白驹过隙,学子成长之路愈发精励;行而不辍,未来之期更进一步。愿上财法律学子始终秉持“经济为本,法治为魂”的院训,不忘初心之志,以所思而力行,以所学而求实。
邵子贤,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19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梁神宝老师,毕业后将入职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法务岗)。曾任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一支部党支书、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2021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党员、优秀学生、优秀干事及上海市“日盈杯”研究生模拟法庭竞赛团体二等奖,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奖励等荣誉。
1
专业学习:勤学思勉,成绩优异
无论是作为研究生还是作为本科生,邵子贤都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这也使得她取得了本科连续四年专业综合测评第一和研究生专业综合测评第一的佳绩。她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以一腔热血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为扎实专业技能,本科阶段她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服务专业学习,认真研究完成毕业论文并获得优秀论文的称号,研究生阶段她自主学习通过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A证,也辅助导师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器官移植知情权研究”的申报工作,并将这一选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深入展开研究。
由此可见,她所坚持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并非空谈而是真真实实的行动与日积月累的收获。而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使得她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获得了学院与导师的一致好评。
2
学生工作:立足本职,乐于奉献
在学生工作方面,邵子贤担任研究生会副主席,在组织学院团学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活动中表现突出,日常负责学院活动策划、文案撰写、宣传推广等内容,同时分管法学院研究生分团委副书记的相关工作,并参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获得“优秀干事”称号。
同时作为党员,她也积极参与党员活动,主动承担工作,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召开支部大会和支委会10余次,组织学习和活动20余次,专题党课4次,做到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座堡垒。以小见大、以小带大,通过抓零零碎碎的“小事”,促成“量”的不断积累,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从“做没做”“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而转变,推动所在支部在各项考核中位居前列。
此外,她也曾多次作为志愿者,参与并服务于上财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国教育法治与教育发展第四届高峰论坛、上财第六届法科校友论坛暨J.M校友分会成立仪式等活动。
作为学生她在服务学校与同学中丰富自身,积累经验,出于热爱,终于成长;作为前辈她用实际行动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学习好专业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兼顾学习和生活,进行更好的自我建设。
3
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砥砺前行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邵子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她曾作为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志愿者、中国航空学会会员等,为多项大型会议、赛事及校内、社区的各类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深感“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负责社区疫情防控宣传、防疫卡口执勤、防疫物资登记与发放、居民通行证管理、进出人员体温测量和复工证明核验、外来人员记录等工作,主动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让党旗飘扬在防疫第一线。
同时,她在上海市二中院、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江三角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均有出色的实习表现,曾协助带教老师参与上海市高院调研报批课题项目申报,能够不断将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法律素养与实务能力得以迅速提升,获得了领导的一致肯定。
本科期间,她主动发挥专业特长与优势,探索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她曾作为团队长,带领十一人团队,前往原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进行“普法宣传,送法下乡”的志愿工作,并前往下辖崔寨村崔寨小学开展法治宣讲课堂,讲解法律知识,鼓励当地的孩子努力走出乡村,接受更好的教育,相关调研报告获校一等奖。也曾任院辩论队队长,负责制定辩论队参赛计划、组织队内会面、开展团队活动等工作,并获全国大学生禁毒辩论赛、河南省第三届法治辩论赛及河南省环境与法治辩论赛等国家级、省市各级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和团体奖项等荣誉。
“现实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谈,仁爱者不软弱,刚直者不偏激。”这是她对人生的注脚,也是对我们学弟学妹的期望。在上财的学习生涯即将画上美好的句号,基于个人热爱和职业理想,她即将成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员。未来的道路也虽可能会充满挑战,但她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的赛道中努力奋斗、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