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顺利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08浏览次数:131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

金秋九月,秋风轻拂,微凉的清晨里又迎来了新的学期。面对同学们的憧憬与期待,学院及授课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与准备,本学期法学院共计开设本科课程65门次,研究生课程97门次。开学首日,学院全体教师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活动,确保顺利开课。



在国际金融法的第一堂课上,宋晓燕老师先以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举例,勾勒出了整门课的大致框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绘出了国际金融法在当下国内法律体系中的特别地位,最后鼓励我们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民法Ⅱ》课堂中,刘洋老师语言幽默风趣,用缜密的逻辑和严谨的思考,引导同学们层层深入,带领大家迈入民法分则学习的殿堂,引人入胜,让我们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在张鸣朝老师的《国际商法(英)》课堂上,张老师从国际商法的词素入手,积极带动同学们讨论与思考,并详细地展开了课堂结构。张老师结合生动的图表,对国际贸易术语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国际商业活动中法律的魅力与博弈,带领大家进入了国际商法的大门。



在《英美宪法》课上,王宇欢老师从英国国家机构、权力划分入手展开介绍并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英国的相关信息与宪法知识,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保险法》的课程上,沈小军老师首先向我们提问,从保险法的课程中,大家想要学到些什么?并且对我们提出的期待:希望大家通过课程有所收获,有所学习,而不仅仅是获得学分。随后沈老师又向我们阐述了学习保险法的益处:复习曾经学习过的商法与民法知识。最后沈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向我们介绍了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正式开启了保险法课程的教学。



在《金融法》课堂上,夏戴乐老师首先介绍学习金融法需要具备商人思维与市场概念,展示了这一学期学习金融法的流程与框架,然后以一张金融系统全景图生动细致地讲述了金融体系以及运作机制,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金融法,为同学们之后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视角。



在《金融法》课堂上,郑晖老师为我们解析了金融法的框架。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郑晖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为我们打开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大门。




在《英美侵权法》课程中,田佳敏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所授美国侵权法所将涉及的理性人原则、因果关系、共同过失与比较过失等领域。然后,在同学自我介绍后,田老师分析比较了判例法与成文法的制度,并从先决权利与义务存否的角度分析了判例法下两大体例侵权法与合同法的区别。再后,田老师从侵权法的细分领域即故意侵权、过失侵权、严格责任三项侵权责任分别展开。其中,田老师通过Garratt v. Dailey一案,展现了故意侵权中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实务认定。



在《经济法总论》的课堂上,单飞跃教授从我们身边的经济法现象出发,巧妙引用四个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从传统法中走出来的、有点特殊的经济法,指引我们走入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经济法的知识殿堂。



在《民事诉讼法学》的课堂上,陈芳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民事诉讼法的大概内容并做了框架梳理,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民事诉讼法的魅力,为同学们后续的法律学科学习指引了方向,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大门。


在《经济法学》的课堂上,刘水林老师首先向我们提出了上课的几点要求,然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概括性的讲述了经济法学的学科特点与发展历史,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经济法学知识的大门。



在张淑芳老师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上,张老师从行政法体系展开,以行政法的主体与应用对象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行政法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以及在实务中的应用;而后以典型案例为领、以重点名词为纲,带领同学们迈入了行政法的知识殿堂,同时条理清晰、生动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们建立了行政法的思维框架。



在《诉讼与正义》课堂上,陈芳老师以经典案例“南京彭宇案”开篇,引导同学展开思考,鼓励同学们进行讨论,使同学们对法律思维与法学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民法请求权基础分析实例研习课堂上,刘洋老师从德国法和我国法律的比较出发,讲到我国的法律体系改革,用风趣的话语为我们的民法案例研习打开了一扇大门。



在《民法学(下)》的课堂中,梁神宝老师在叙述毕本课教学计划与重点后,自“物”的概念起,从《民法典》的物权编开始教学,承接暑期内容,使同学们明确未来本课的学习方向。



在《法理学》的课堂中,梁兴国老师鞭辟入里地向我们介绍了法学殿堂之基法理学的样貌,他用妙趣横生的案例与精妙严谨的理论相结合,让我们的法学生涯翻开了崭新的第一篇章。



在法理学课堂上,黄泽敏老师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法律现象的含义,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法律的定义,让我们对未来法学的学习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题》课堂上,何佳馨老师设置了六个场景,通过场景的比较循序渐进地从六个维度讲解了我国消费者的概念,并解释了消费者概念的重要法律意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商法专题》课堂上,夏戴乐老师旁征博引,通过对比中国的证券法与美国的证券法进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中外证券欺诈领域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全英文授课下,夏戴乐老师耐心细致地对同学们的疑惑之处进行解答,同学们受益良多。



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专题》课堂上,吴文芳老师和同学们首先通过自我介绍拉近了距离,随后以平台灵活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养老保险法等热门话题为切入点,引发同学们对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激发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在《物权法》课堂上,马强伟老师在课程的开始便为大家推荐了丰富的阅读书籍,并基于物权法的学习中解释法律与适用法律的重要性,推荐大家多阅读实践案例、常翻阅法条法规,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物权法的学习和认知,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合同法》的课堂上,梁神宝老师首先强调了合同法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从买卖合同切入,开始了合同法的教学。通过举例、设问、解答的方式,梁老师讲解了买卖合同的特点及重要性、买卖合同一章的条文结构等,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使同学们快速进入了合同法的学习状态。



在《刑法学》第一节课堂上,李睿老师以点带面,从”刑法的面孔"出发,结合“2020年全国十大经济犯罪案件”,让同学们切实感悟到身为专业的法律人,需具备悲悯情怀,维护法益同时注重保障人权。同时,李睿老师详细讲述了刑法学基本体系、刑法理论学习方法及刑法的解释,温柔鼓励学生学好理论同时关注实务,将刑法“学活”。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专注认真、踊跃发言,积极响应老师,在思考中加深了对刑法的理解。



在《财税法》的课堂上,周燕老师在导论中对本门课程做了总体框架性的介绍,就各个不同税种结合实际事例简要梳理,并对最近新修法律、热点问题、重大税案等进行了解读,课堂内容生动翔实、氛围轻松,并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对财税意识的树立。



在《法律英语》的课堂上,陶南颖老师以极其生动又活泼的方式为我们新生打开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的第一扇门。课上,她注重discussion,以激励式的讲话,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不仅如此,对我们未来职业规划,也绘了一张蓝图。法律英语,不仅仅是英语,也不仅仅是法律,它是两者的结合,陶老师讲述了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对涉外律师的团队的不断建设,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读法,为了什么?学英语,为了什么?学习法律英语,又能为中国法制建设带来什么?相信经过课程的学习,这些都会有答案。



在《民事诉讼法专题》课堂上,马强伟老师以经典案例开篇,引导同学展开思考,介绍了民事诉讼法是什么以及民事诉讼的目的等内容,使同学们对《民事诉讼法学》的学习充满热情。



在《民事立法与判解》课堂上,刘洋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诸多书籍并介绍了许多民法学届的优秀教授,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带领大家初步揭开民事立法与判解的面纱。此外,刘洋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法教义学思维方法论”,使同学们收益匪浅。



在《基础会计》的课程上,瞿老师从中外会计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切入,详尽介绍了会计报告及使用者、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管理活动、会计规范体系,为同学们打开了会计的大门。同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学好会计,努力做精通法律和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在《证券法》课程中,宋晓燕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举例,向同学们介绍了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的基础概念,层层递进地梳理了金融市场监管的渊源和底层立法逻辑,生动展现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打开了同学们对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新认知。



在《部门行政法》的第一堂课上,张淑芳老师主要讲解了部门行政法的基本问题,包括部门行政法与普通行政法的关系、我国的部门行政法体系架构、部门行政法与行政法治实践、部门行政法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张老师有条不紊地为同学展示了部门行政法的理论世界,并通过实务案例的分析为同学提供了选题思考。



在《环境法总论》课堂上,胡苑老师通过追问式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对环境法的发展渊源、特殊属性进行思考,以简明精炼的言语概括出环境法与传统公、私法之间的不同之处。在引导同学们说出“公益诉讼”“妨害行为”“公共利益”“外部性”等关于环境法的关键词后,胡苑老师借助零和博弈、科斯定理等学说理论,进一步引发同学们对环境法的思考。



在《国际公法专题》的课堂上,冯静茹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大纲与学习要求,而后从俄乌冲突、日本核污水排海等多个国际热点事件出发,引导启发同学们对于国际法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与法律分析,为之后的课程研习提供了可以探究的主题方向。



在国际课程《劳动法》课堂上,吴文芳老师以世界两大法系对比为引入,通过梳理两大法系发展历史与特点,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法律体系背景知识,夯实劳动法学习基础,激发出留学生对学习中国劳动法的浓厚兴趣。

 供稿人:陈骏杰  供图人:杜凌燕、孙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