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付玥洁:挥别理想国,不忘少年歌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07浏览次数:159

付玥洁,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23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  

毕业去向:北京市区属公职机关

所获荣誉:

2021-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

2021-2022学年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21-2022学年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团干部;

2020-2021学年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一等奖;

2022年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胜奖;

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读懂中国”作品二等奖。

一、学生工作:用青春力量践行初心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每一位青年人都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学生共产党员,付玥洁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积极参加党课培训,在各项党内组织生活及日常学习工作中丰富和实践理论,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获评“预备党员优秀学员”称号,获评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校“优秀团干部”荣誉。



 作为党员学生干部,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付玥洁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在任期间高效、高质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任职期间策划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42场,审编推送91篇,组织研会管理文件修改、编写工作10余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付玥洁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她坚信志愿服务是向外的帮助服务,也是精进内在修养的过程。因此,在校期间她参与疫情防控、大型体育赛事、普法服务等共计40余次志愿服务,志愿时长累计已达650小时。在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行动中,她任20号楼副楼长,协助驻楼老师精心服务楼内同学的日常生活,并对楼内志愿者工作流程加以细化、改进,以在线文档形式实现志愿工作流程化、可视化,制作、发布楼内“每日工作流程文档”,共计收获3000次点击与查阅,实现对楼内核酸及每日配餐情况实时动态调整。

二、专业实践:用过硬本领托起青春梦想

 付玥洁深知,法学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在过往学习中,她始终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孜孜不倦,不断探索法学专业学习方法。她的专业学习道路走得愈发坚定而踏实,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付玥洁在曾坚导师组织的读书会上坚持阅读、不断突破理论学习的边界;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思考,在知识海洋里不断畅游;在校期间,共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等4项奖学金荣誉,综合测评排名年级前5%

 学习之余,付玥洁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普法工作简单而又不简单,如何将传统普法工作推陈出新?如何将一腔热血的学生气转化成助推杨浦普法工作的浩然之力。这是付玥洁作为项目负责人组建“普法锵锵行”队伍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把这项继承于学院数十年传统的“老项目”推陈出新?如何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有序推进普法项目真正对接到有需求的社区群众?如何设计项目框架才能使得项目组的运转走向正轨?在几乎全员分散封控的上海怎么搭建平台才能让更多人加入团队、加入普法工作?从“都是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招兵买马”到“各司其职”,“普法生活圈”小程序上线、普法云课程等新栏目陆续推进。付玥洁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是在勇敢的对抗未知,不实践就不会发现问题,不发现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一个实践项目从有雏形到发展成熟的过程里,唯有团队成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磨合,在说服与被说服、尝试与精进的实验里勇往直前,用坚持与忍耐的精神属性,不断推动项目向好发展。



三、社会实践:聚焦乡村振兴,感悟担当伟力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付玥洁自本科阶段便对社会实践活动充满兴趣,本科期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大军,曾前往红色革命老区花厂裕开展实践,所在团队荣获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称号。硕士期间付玥洁不忘初心,积极报名参加上海市黄浦区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项目,深入外滩街道,深入各个社区,身体力行了解基层一线各项工作。2021年她参与财大国情教育红色实践团,在太原完成为期一周的“进乡村、进基层、进工厂第一线”实践,实地感受乡村振兴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生活新变化。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象牙塔走进社会,在与社会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基层给予经验、给予启示、给予动力。实践锻炼有结束,但情系基层、走进基层、服务基层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付玥洁也在一次一次的深入实践中,确定了自身职业规划,未来也将为成为关注社情民生、深入基层一线、强化劳动意识的上财青年而不断奋进。

 实践出真知,竞赛有成败,但投身专业与事业的实践没有终点。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弥差距惟自强。要强化能力素质,续写青春故事,贡献青春力量,用青年人的努力与进步贡献无限力量。


 毕业寄语:挥别理想国,不忘少年歌。在国定路777号的故事即将结束,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旅程,有学术、有实践、有思考,有成长、有收获、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山高路远,来日方长,祝福我们来日再相逢时依然有对抗世界的勇气与直面现实的决心,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跑出精彩。